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、工作环境的改变和多元化的市场竞争,沈阳第一机床各企业面临着重重压力。尤其是依靠劳动密集型来维系的“中国制造”已难以为继。精明的企业家也纷纷想出各种措施来应对当前的局面。
7月29日,郭台铭对媒体表示,目前富士康有1万台机器人,明年将达到30万台,三年后机器人的使用规模将达到100万台,富士康机器人可以承接生产线精密零件的组装任务,更可替代人工在喷涂、焊接、装配等不良工作环境中工作,并可与数控超精密铣床等工作母机结合制造模具,提高生产效率,沈阳第一机床替代部分非技术工人。富士康的选择是重要转型信号,告诉我们,转型已经开始了,而且必须开始了。
一、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
目前机床、模具制造业普遍需要技术和设备升级改造,以增强竞争力,提高经济效益,包括汽车零部件在内各个领域对机器人的需求都在增长。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“十二五”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,市场需求也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,需求量每年以15%~20%的速度增长。沈阳第一机床工业机器人目前在国内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行业。未来用于机床上下料的工业机器人将成为趋势。在毛坯制造(冲压、压铸、锻造等)、机械加工、焊接、热处理、表面涂覆、上下料、装配、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,机器人将成为一种标准设备而得到广泛应用,工业机器人作为先进装备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,沈阳第一机床将已成为中国工业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的生力军。预计到2025年,整个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00亿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