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|
|
|
沈阳第一机床厂影响数控机床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重点 | 发布者:admin 日期:2012/5/24 点击:304 | | | 沈阳第一机床厂一、缺乏发展数控工业的政策和技术配套体系40多年来,我国政府对数控机床的发展给予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支持,在政策上也陆续出台了沈阳第一机床厂一些支持措施,对数控机床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。但在政策的配套及相互制约方面力度不够,在引进外资和扩大开放的同时,对国产数控机床的必要保护显得过于单薄。例如,入口产品可以免除关税和入口环节税,而海内产品却很少能享受这种待遇。同时,数控机床的发展需要较高的零部件专业化技术配套体系来支承,而我国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尚不能知足这种体系的建立,国家对这种配套体系的建立没有大举措出台沈阳第一机床厂,也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,因而未能对数控工业的发展起到更有力的推动作用。
二、缺乏技术立异、产品更新和工业调整的内在动力1994年,机床工具产业总产值(1990年不变价)达到176亿元,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,机床总产量创记实地达到26万台。普通机床、一般量刃具等的比例高达93%以上,但数控机床、专用机床及各种自动线所占比例却很小。在当时过热的经济增长刺激下,各类产品均泛起供不应求的现象。在普通机床销售势头良好的形势下,机床工具沈阳第一机床厂行业被市场假像所疑惑,大部门企业顾及面前利益,没有及时依赖壮大起来的财力进行调整,而是一味加大普通机床产量,抛却了已开始进行的工业调整、产品调整、组织结构调整,放松了技术立异,看不到工业的发展趋势,从而错过了调整的最佳时机,丧失了更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基础和产品基础。
| | [返回] [打印] | |
|